Skip to content

20250614(六) 晴☀️,寫於家中。

感冒好了之後,整個人煥然一新。

本週做事情也比較有靈感,例如自學的英文課和數學課,都有自行的設計突破。

工作的部分,因為Frankly 上游在檢視和重整當中,所以在思考還能為審議民主、對話網絡與A I開發做些什麼?

在參與vTaiwan社群的過程當中,發現新網站的建置遇到蠻大的卡關,於是決定跳坑進去研究。

在壓力的管理上,有一點點小矛盾。一方面意識到沒有時間壓力和任何壓力的時候,創造力會比較高,自然工作效能也很高;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在這樣的效能當中,其實投注的時間比預估的還要長,可以用這個狀態來穩定的做出更多貢獻。

也想試著做穩定的時間承諾,來做合理的時間安排,進入一個節奏。感謝Au讓我在一個相對穩定和安全的情況之下做這個壓力測試實驗🧪。

本週回顧

週日:playback月聚會

久違的六月月聚會,和老朋友們面對面,一起用即興劇場,彼此聆聽和相互支持陪伴。我在說故事的過程當中,也放下了自己對於減藥和停藥的急迫感和執念。

有一位朋友提到透過Playback練習的聆聽組織能力,因為要及時地同理和呈現回饋,比較起來在一般會議當中的聆聽和組織就相對容易,有不止一個人稱讚他是具有ChatGPT 般的組織能力。我想這對ChatGPT 的能力還太高估了,我自己是是AI的大量使用者,蠻清楚它因為沒有真人的七情六慾和具體經驗背景,對人的同理,是沒有辦法達到Playback現場的深度。

小太陽再次加入演員的行列,我覺得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團體經驗。

週一:英文課擴充到世界歷史

和小太陽討論,其實如果現在的西方文化不是以英文為主要語言,例如在中世紀時期,其實阿拉伯才是文化的中心,像是現代的代數學,英文字叫做Algebra ,其實是指「阿爾一花拉子米的技法」,阿爾一花拉子米就是一位阿拉伯文化圈的數學家。假如在那個時代,大家都會跑去學阿拉伯文而不是英文,所以我們學英文也不只是學單字和多鄰國上面的會話,可以加入西方文明的歷史,所謂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的起源。

這些歷史用簡單的英文呈現,和chatGPT協作並校對後,就變成了講義,除了導讀之外也從裡面學生字。

週二:自學數學課帶螳螂人數學活動

我很喜歡的螳螂人數學活動,終於適合帶小太陽進行了。

所謂螳螂人數學,就是揣想一種外星的螳螂生物,他們有六隻腳,所以用的數學系統是六進位。

先用十進位和六進位作數字對照,然後漸漸進入單純六進位的世界,進行加法減法和乘法。

在進入乘法的時候就會發現六進位需要的乘法表是五五乘法表,它的規律和我們熟悉的十進位九九乘法表是有類似之處的,例如3是六的一半,所以三的乘法表寫起來就是3,10 ,13,20,23。

5是六減一,所以5的乘法表在六進位系統之下表現起來就會和九的乘法表在十進位系統下很像。讀者有興趣可以自己做做看,這裡就不贅述細節。

週三:錄製《如何在AI浪潮下協力學習:氛圍編程與協作編程》簡報影片、生火🔥、vTaiwan線上聚會

週三上完英文課之後,和兒子一起上烏來。

在山上錄製了這週的主要影片作品,構思了好一陣子的工程心得。

主要是分析的程式的框架層次、套件層次和原始碼層次,以及在這三個層次當中的,與A I合作寫程式的注意事項和卡關怎麼辦等等。

晚上一起生火、還烤吐司與Pizza等等。非常開心😃。

vTaiwan聚會的時候,因為正好遇到會飛的螞蟻,所以無法專注,比較有印象的是把網站開發工程排出時間,在隔週的會議開始前半小時進行討論。也設定了在今年底上線的一個期程目標,以及樣稿和最小可動版本的期程目標🎯

半小時大概做不了什麼事,但至少可以逐步協助大家建立開發環境、在Locolhost能夠執行專案。

週四:vTaiwan網站換框架

在檢查vTaiwan開發中新網站專案bug的時候,發現許多當下和未來的問題會是在框架層級發生,所以花了一些工程, 把整個專案用純Vue框架複刻了,脫離astro的地基。謝謝@tofus 製作的網站樣稿,有盡量忠實地復刻了。

當問題發生在框架層次,長痛不如短痛,重寫專案、更換框架愈早進行,一勞永逸,後面才可以長治久安。

因為起的比較早在工作,後來中午和下午就一直補眠。

之後應該還是要保持清晨六點前不要上網工作的自我約束,以利身心健康和節奏穩定。

週五:回淡水、新的工作節奏、水的實驗

週五下山回到淡水,和Yiyi、Muti、Vati重新會合,也和Au討論了新的工作節奏和壓力管理實驗🧪。

下午和兒子做了水的實驗,包含水壓與流速、虹吸管原理的應用、以及水壓的性質,在不同容器當中,聯通起來的時候,水會請向保持在同一個平面,和容器的形狀無關。這些知識性的東西,透過動手操作,會比較有具體的感覺,很高興過了這許多年,可以在家裡面跟小孩一起做科學實驗。

本週成長

因為工作的範圍擴大,不再適合單純只用Github history自動生成工作報告,所以開始嘗試撰寫工作日誌,一方面是記錄每週的工作進度,一方面也是對於自己在每個專案上投注的時間,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回顧和紀錄🗒️。

我是用Time block當單位,1b = 1~1.5hr。

相關連結

  1. 世界歷史自編教材(開發中)
  2. vTaiwan新站專案(樣稿開發中)
  3. vTaiwan部署點(樣稿開發中)